3/02/2011

Linux Driver 思考

剛突然找一篇很不錯的文章,雖然字數很少,但裡面的內容讓我有種被啟發的感覺...

====================

傳統意義上的Linux Driver僅僅是設備驅動,簡言之,和設備有關,如LCD,Camera等等。 但是, 筆者認為,Linux Driver的作用不僅僅侷限於此,從廣義上講, Linux Driver提供了一種User Space訪問 Kernel中特定Function的通用編程模型,即,平民(User Space中的Application, Process, Lib等)通向皇宮(Kernel)的大道。

如果一個模塊提供的Function必須運行於Kernel Space中(可能是設備相關的Function,從而需要訪問特權指令或者特權地址空間; 抑或者Function本身是設備無關的,但是訪問到了其他的一些運行於Kernel的Function; 甚至於吃飽了沒事幹,就喜歡把原本可以在User Space中運行的API實現在Kernel中,就是喜歡,你管的著嗎?!)。 同時,又希望User Space中的Client能訪問使用這些Function, 那麼, 將其Adapt成Driver是再合理不過的解決方案了。 這是為什麼那??

因為,從理論上來說,Kernel中的API,User Space中的Client是無法直接訪問的,只能利用系統調用陷入到內核態後調用。 Linux的系統調用非常多,均已經固定, 如何支持新的Kernel Function的調用那? 有兩種方式:

1。 在Kernel中實現一個新的系統調用(添加新的系統調用號),用來支持你實現的新功能。 這真是殺雞用牛刀的幹活,吃力不討好。 你需要全全負責User Space到Kernel Space的切換,系統調用號的傳遞,系統調用上下文的保存, 調用後的系統上下文的恢復,Kernel Space向User Space的切換。

2。 復用一個現有的系統函數/調用,來支持你的新功能。 具有抽象意義的系統調用莫過於read,write,open這些為Driver定製的API了。 所以,我們可以簡單的將我們的Function Wrapper成Driver需要的open,read,write等,然後,再按照Driver的要求,將我們的Module Wrapper成一個Driver的設備文件並註冊到系統中。 這樣,User Space中的Client,可以採用傳統的Driver的模式來間接訪問到我們新加的這些Function,並且,可能這些Function根本和實際的設備沒有任何聯繫。

所以,我們不應該把Linux的Driver狹義的理解為設備驅動, 其實,它是一種通用的User Space訪問Kernel Space Function的編程模式。 只要你有這種需求,你就可以實現為Driver,而不需要關心和實現複雜的系統調用過程。 比如Android中的Binder Driver, 根本不是真正的和物理設備打交道, 而僅僅是一個運行於Kernel的Binder Function,但是適配成了Driver,方便User Space中的Client調用。

1 comment:

  1. 只有最後一段,感覺才是文章重點勒...

    ReplyDelete